由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「學習時報」,21日於微信公眾號登出一篇逾4500字的長文:「清朝是如何統一台灣的」。文章稱,康熙朝時,「清政府之所以能順利統一台灣,在於順應歷史大勢,展現了國家統一不容置疑的決心與力量」。
這篇文章原刊登於今年5月4日「學習時報」第3版,文章從:清朝為什麽要統一台灣、清朝如何統一台灣、統一台灣後的策略等面向回顧這段300多年前的歷史。
- 香港隱形眼鏡網: 批發零售各種日韓彩色隱形眼鏡 www.LENS.hk
- 風揚環保袋: 專業生產各種環保袋,尼龍袋,帆布袋 bag-factory.com.hk
- 我透過 Uber 賺取豐厚收入,我想你也有興趣參與其中。獲得詳細資訊
對於「清朝為什麽要統一台灣」,文章稱,台灣「乃江、浙、閩、粵四省之左護」、「直隸、奉天、山東等沿海七省必達之咽喉」,地理位置重要,關係到清代中國整個東南地區的安危。
「三藩之亂時,鄭氏政權派兵襲擾東南沿海,給清政府平定三藩造成了牽制。如果台灣遲遲不能統一,可能為外國所利用」;「台灣必須在清政府手中,才能夠成為沿海海運的要道和節點,成為沿海地區的屏藩」。
至於「清朝如何統一台灣」,文章表示,康熙統一台灣的策略,並非是純粹的武力統一,而是優先招撫,積極爭取台灣鄭氏政權及其兵民的歸附,但清政府的招撫效果比較有限。
文章指出,「不戰而屈人之兵固然是至善之策,但亦應將伐兵和攻城作為萬不得已之策。」清政府在力行招撫的同時,也在籌備武力統一,以備他日之需。
在平定三藩叛亂後,清政府國力日益強盛,反觀台灣政權,從三藩之亂爆發後就陷入困境。鄭經在三藩之亂末期去世,台灣內部陷入內鬥,康熙得知後,認為收復台灣的時機已趨於成熟。
清政府出兵台灣,戰略目標十分明確,即並不打算直接派兵進攻台灣本島,而是先取澎湖,再以澎湖為突破口,「以戰逼統」。
康熙廿二年八月,施瑯率清軍進入台灣,台灣農業商業依然如舊,未受驚擾,「民眾扶老攜幼歡迎施瑯所率部眾」。
對於清政府「統一台灣後的策略」,文章稱,澎湖之戰後,清軍兵不血刃地進入台灣。算上招撫時間,清政府共計耗時兩個月便統一台灣。這一局面的實現,除採取了正確的軍事和政治策略外,也同鄭氏政權當權者能順應形勢、歸附清朝有關。
因此,清政府統一台灣後,對鄭氏政權官兵採取了優容的政策。一方面命鄭氏家族和鄭氏政權的權臣遷徙到北京,使他們安居;另一方面對於鄭氏政權四萬多普通士兵,施瑯建議讓他們願入伍或歸農,都各聽其便。
文章表示,清政府戰後善後之策,重在安民和休養生息。除確保台灣正常的生產、生活秩序,清政府還免除了台灣的正賦和雜餉。
在清政府治理下,台灣經濟繼續發展、民生繼續改善,如乾隆、嘉慶時人所評價:「台灣雄峙東海,橫亙千餘里,土田膏腴,家多殷實。」可見彼時台灣已為清朝的富庶之區。
文章總結,「清前期國力強大、君臣團結以及台灣地區的內耗為統一台灣創造了條件和契機。清政府在統一台灣時,恩威並施、剿撫並用,善用人才,積極爭取台灣民心,使得以較小代價實現了對台灣的快速統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