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當有名人因心臟疾病猝死消息傳出後,總會引起社會震驚,究竟要如何做,才能避免憾事發生呢?國內心臟權威、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指出,防範心因性猝死要注意三大類心臟疾病,第一大類是冠狀動脈心臟病(簡稱冠心病)的急性心肌梗塞、第二大類是主動脈剝離,第三大類是致命性心律不整。
- 香港隱形眼鏡網: 批發零售各種日韓彩色隱形眼鏡 www.LENS.hk
- 風揚環保袋: 專業生產各種環保袋,尼龍袋,帆布袋 bag-factory.com.hk
- 我透過 Uber 賺取豐厚收入,我想你也有興趣參與其中。獲得詳細資訊
同時也是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的黃瑞仁指出,心臟病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,僅次於癌症,去年全台有19,859人死於心臟疾病,平均每26分鐘就有一人因此過世;值得注意的是,每當有新聞事件發生時,最常引發討論的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急性心肌梗塞。
◎冠心病有七大危險因子:
1. 年齡:45歲以上的男性、55歲以上或停經後的女性。
2.家族遺傳:家族史有人有心肌梗塞或缺血性腦中風,甚至有心因性猝死的案例。
3.吸菸。
4.高血壓。
5.糖尿病。
6.高膽固醇血症。
7.肥胖或少運動。其中肥胖的定義是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(35.5吋),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(32吋);而運動時間每週小於150分鐘就是屬於少運動。
只要七大危險因子中有3個或3個以上,就是冠狀動脈疾病的高危險群,需注意是否有心肌梗塞風險。
第二大類心臟病─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就是高血壓,只要血壓控制好就可以大大降低主動脈剝離的風險;第三大類則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,這必須要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才能得知是否有心肌肥厚的問題,或透過例行性的心電圖檢查看心臟是否有QT波段特別長,或是有一些特別的心律不整,像是布魯蓋達症候群等。
心臟病發徵兆 胸痛、胸悶、呼吸困難
心臟病發是否有徵兆?黃瑞仁說,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時的主要症狀是胸痛、胸悶,大約有6-7成病人主訴冠狀動脈心臟病發作時,會感覺胸痛、胸悶,胸口悶悶緊緊,好像有一塊石頭壓在胸前喘不過氣,患者常描述那是一種壓迫感,或緊縮感,和以往曾經歷過的痛不一樣,但因每個人對痛的主觀感受不同,所以也有人覺得是胸痛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3-4成病人心臟病發時,沒有胸痛、胸悶症狀,而是出現呼吸困難的非典型症狀,例如:1.以前用這樣的速度走路都沒有問題,但最近同樣速度走路時,會覺得特別喘、心跳特別快。這是因為走路走得比較快,會增加心臟的氧氣需求量,卻因冠狀動脈狹窄,血液無法順利從心臟打出來所致;2.爬樓梯、登山,突然胸悶,發生猝死的意外。這是因為爬山會增加氧氣需求量;3.吃飽飯後。這是因為吃飯本身會增加心臟活動,會增加心臟氧氣的需求量;4.天冷時,血管會收縮,加上本身血管狹窄,血液和氧氣供應量不足。
糖尿病患、高齡者、女性較常以呼吸困難表現
哪些病人比較會出現呼吸困難的非典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症狀?黃瑞仁指出,有3種人要特別注意,分別是1.糖尿病患因神經比較不敏感,所以胸痛、胸悶症狀不明顯;2.65歲以上高齡者;3.女性,有可能是女性比較會忍。
黃瑞仁醫師強調,只要和心臟科醫師配合控制危險因子及接受治療,可以減少心因性猝死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