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投資研究機構晨星(Morningstar)最新發布的《晨星中國診斷報告》(Morningstar China Diagnostics Report),即使美國在第3季提高了中國部分產品進口關稅,但貿易尚未成為拖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原因。
晨星指出,從晨星的研發的廣泛指標中得出中國第3季度的經濟增長僅3%,遠低於10月中旬官方公佈的6%,而中國第3季增長放緩主因是消費者需求急跌,貿易戰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。不過美中貿易談判若無法取消剩餘產品關稅加徵,將來形勢可能有變。
- 香港隱形眼鏡網: 批發零售各種日韓彩色隱形眼鏡 www.LENS.hk
- 風揚環保袋: 專業生產各種環保袋,尼龍袋,帆布袋 bag-factory.com.hk
- 我透過 Uber 賺取豐厚收入,我想你也有興趣參與其中。獲得詳細資訊
《晨星中國診斷報告》分3大部分探討中國目前經濟情況,在貿易面上,晨星認為,儘管美國加徵關稅對中國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浮現。但是談判再次破裂,到2020年初,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平均關稅率將從第3季度的12%激增至20%以上。
中國正利用匯率貶值來抵消部分關稅影響,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自第1季度起已下跌約5%。但晨星認為,更大的貶值可能會引發資本外流恐慌。
且中國的出口增長放緩不僅局限於美國,而是包括其他主要貿易夥伴。晨星認為,中國很難從美國以外的地區獲得大幅增長,以抵消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損失。
在消費面上,晨星發現中國消費者擔心貿易戰加劇,因而減少消費;另外,非洲豬瘟也導致中國今年首3季CPI的肉類食品部分較去年增長47%。豬肉價格直接上漲了70%,但是其他替代的肉類亦間接漲價,例如牛肉價格升了19%。
在金融面上,晨星指出,儘管中國持續實行貨幣寬鬆政策,2019年至今的信貸增長依然緩慢,與過往中國的V型信貸復甦有所不同。晨星預估,短期內,中國至少還會再下調1次存款準備金率或中期貸款利率。